鲁肃点头,曹操走到今天,可都是有目共睹,完全是凭借自身实力,可谓是白手起家。

    “可此人是枭雄,却不是明主!”诸葛亮满脸悲愤,“当初我在徐州求学,亲眼目睹曹操屠城。”

    “如此心狠手辣之人,哪怕拥有治世的能力,也不能让他掌控天下!”

    “不然那是天下的灾难,此人不可投!”

    诸葛亮本就藏身在南阳,离曹操的许昌非常近,但是诸葛亮却没有投靠曹操。

    是因为他见识过曹操的残暴,徐州都被曹操杀绝了,甚至连妇孺小儿都不放过。

    他诸葛亮一身傲气,想为天下百姓做事情,怎肯投这等残暴之人。

    鲁肃点点头,曹操屠城之事,他是知道的,这也是天下人都知道事情。

    也是鲁肃不支持孙权投降的原因,他抬头看向诸葛亮问道,“曹操残暴,可是我江东之主孙权,可是向来仁德。”

    “诸葛先生为什么不投靠我江东呢?”

    “江东?”诸葛亮笑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否定,“江东之地易守难攻,若是江东猛虎孙坚,江东小霸王孙策!”

    “此二人在,我还想投靠江东,他们有进取之心,对于北方虎视眈眈!”

    鲁肃眉头一皱,“难道我主公就没有进取之心?要知道,他可是多次进攻北方?”

    诸葛亮笑着说道,“孙权此人,善于玩弄政治,却不善于征战,这也不怪孙权!”

    “江东孙坚,孙策都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心中对于征战当然强盛。”

    “而孙权则不同,他虽然经过征战,但被保护的太好,对于征战孙权不行,可是对于政治,则是长项。”

    诸葛亮没有直白地否定孙权,而是做出的了对比,孙权专注世家的平衡和争斗。

    这也不怪孙权,毕竟孙权年幼之时登上江东之主的位置,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些江东的世家。

    若不是周瑜支持孙权,恐怕孙权都无法掌控局面。

    这就导致孙权对于内部斗争很敏感,但是对于外部征战,就显得退让。

    鲁肃点点头,这点对于孙权的评价很到位,孙权确实想要征战北方,但是奈何江东世家太过复杂。

    甚至很多时候,孙权这个江东之主不得不对这些世家做出妥协,只能守住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