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纸上作业,将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捋顺了,再编制计算软件,上计算机对其中的数据进行核实

    等到这一切都确认无误,才是正式的试制,在试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拿出最终产品

    整个过程持续两三年那是常事,项目组一组建就连续工作十几年的也不鲜见

    三个月完成所有图上作业,时间抠得太死了!

    他们也想讨价还价,试图将这个阶段,延长至一年,最少要半年

    可是搞技术他们擅长,但打嘴仗却不是杜炜逸的对手

    杜炜逸一句“你们用一两年做完这个项目,哪怕做得再好再完美,可是商机已经不在了,我拿它来还有什么用”,就把莫校长三人给堵了回去

    白云天也在旁敲边鼓:“我们不需要立即拿到最完美的设计,只要求它能用就行至于继续完善设计,我们可以放在后面,一边卖一边改,让产品的性能不断提升,这就是商业设计与科学研发的区别”

    莫校长等人虽然觉得这有点坑害用户的嫌疑,但是又舍不得这么大一笔研发经费

    经过一番挣扎,他们终于还是签署了协议

    协议一签完,他们就立即带着协议,急急忙忙赶回学校,准备抓紧协议尚未开始实施前的一点点时间,尽早提前组建研发团队,完成理论研究部分

    中华制造嘴上催得很急,但也知道,这是科中大第一次尝试商业研发,必然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所以也给了他们相对充足的准备时间

    公司这边的时光等研发人员,会在八月底,白云天到校报到的时候,才会随他一同出发,与科中大的研发人员会合,共同展开联合开发

    在这之前,科中大有将近一个半月,来做好相应的人员、理论建设

    对于这个协议,杜炜逸非常赞成,甚至比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还要热衷

    他深深知道,能够请到科中大,来帮助中华制造完成产品研发,是多么的不容易

    这可是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学府,其地位不亚于美国的斯坦福

    若是谁便那个公司捧出五十万美元,就能让斯坦福的顶尖物理专家,替企业做技术开发的话,估计硅谷那些科技公司e的嘴都要笑烂,排队的人群,足以将斯坦福围上好几圈

    而且国内高校与国外大不一样,他们只服从政府指令,并不需要搞什么商业研发如果没有这次对方主动联系白云天,中华制造根本连人家的门都进不了!

    如果这次联合研发,能让中华制造与科中大结成长期合作关系,那就太幸运了!

    莫校长三人离去后,中华制造这边的研发,仍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在此期间,一件影响到中华制造快速发展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