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知道这里有个秘密建筑不算什么。若

    是知道它的用途,那就有可能为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最佳的态度,就是老老实实听从白云天的指挥,将集装箱装卸完毕以后,就迅速撤离,然后将这里的一切,从脑子里清除掉,想也别想。

    “行了,卸完的车可以开出去了。”随

    着撤退的信号发出,所有人都利索地登上了车,空车在前、重车在后,缓缓退出溶洞。

    到一处明显经过人工修整的狭窄通道,车队又停了下来,将倒数第二个集装箱卸了下来。接着,经过多次实操训练的众人,只用了短短的两小时四十九分钟,就用集装箱内的组合件,将通道一截两段,构筑出一道全然封闭的密码门。

    密码门两侧,还用板材搭建起两座岗亭。不

    过白云天没有派人驻守,而是驱车离开,在溶洞口外,将最后一个集装箱放了下来。这

    个集装箱被打开,其内部赫然是一个完整的发电室。

    尽管只有一个集装箱大,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油发电机组、自动控制室、配电房等基本配置都浓缩在内。

    众人并不惊讶。

    这套设备,他们在国内就多次见过,也学过如何操作。这次来的人员中,就有专门的电工,在他们的指导下,将电缆穿入进口pv管,再套上铝合金线槽,用钢钎打入地下,将线槽固定。接

    口处,用合页进行连接,一段段铺到密码门处,接通了线路。

    再以密码门为中转,将线布到了集装箱组屋,接入配电箱。哪

    怕不是专门的技术工人,这么简单的活,又在国内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训练,现场还有白云天和两名专业电工的指导下,他们还是做得轻车熟路。所

    有线路安装完毕,经过反复检测,最后还稍微开机测试了一下,发电机组顺利启动,经过电脑的预先设置,将电流平稳地输送到了密码门。

    对集装箱组屋配电箱的检测,也证明电流畅通。经

    过一夜辛苦,众人终于完成了所有工作,在这里搭建起了一个由四座40尺高柜构成的组屋建筑、一道密码门,和一套的供电设备。

    此时已是凌晨五时许。

    白云天留下三名保卫人员,把守溶洞口,顺便防止有人破坏发电机组,其他人便全部登车,离开了山谷。他

    并不怕这三人回去窥视。密

    码门的存在,让他们只能在溶洞前半段活动,想进也进不去。若是暴力破坏,那以他们势必难以复原,白云天一看就会发现。

    而且他也不需要这些人守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