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掌柜,今年都城大考的加试,还有没有兴趣试试?”

    “不考了。”孙山摇摇头,一脸的苦笑,“本身资质就不行,又因为经营书局荒废了学业,不成了,真是不成了。”

    “嗯,也好。”吕智喝了一口茶,“以后就好好经营书局,只要咱们这个月刊做好了,你的将来就没问题。”

    “是,全听四公子的。”孙山本就是背靠吕家的,现在吕智主动拉近关系,那肯定得赶紧表忠心啊。

    “嗯,对了,你这个诗集得抓紧,暂定一千本吧,你看得多长时间?”吕智拉好关系,这就开始催工了。

    孙山摇摇头,“这个不好说,毕竟诗集里的诗词多少还都没定下来,但是加班加点,一天出个两三百本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么少?”吕智不能理解,“你刚才不是说了嘛,你的书局可不小。”

    “这个嘛。”孙山一脸的为难,“四公子,这个毕竟是要手抄的,人力有时尽啊。”

    “哎呀,还手抄,那也太落后了。”吕智一脸的嫌弃。

    怪不得大越的图书这么贵呢,感情是生产工艺落后,手抄怎么能行?根本就没有效率嘛。

    吕智大手一挥,“你这样,拓印石碑会不会?”

    “呃,会吧。”孙山没实际操作过,但想来不难。

    “会吧就是不会。”吕智话说的有些直,这让孙山的心里咯噔一下。

    稍一琢磨,吕智说道,“这样,皮猴子你去告诉陈有钱,让他去收集状元楼常客的诗词。”

    孙山一愣,“啊?那我呢?我做什么?”

    “你跟着我,明天咱们去一趟天工坊,到时候让你看看什么叫雕版印刷。”

    吕智本身就是木雕高手,活字印刷不好说,但是区区一个雕版还不是手到擒来?

    “哎,好!”一听不是一脚踢开自己,孙山乐的跟什么似的。

    …………

    翌日,吃过早饭,吕智就带着孙山直奔天工坊,一项新的发明即将出现在大越的土地上。

    一进天工坊,吕智就招呼周工头,“老周,找几个信得过的熟手,跟我一起办点事儿。”

    “哎,马上安排。”周工头听出了潜台词,召集的都是从玄武城过来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