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两个人便像默契一般地同时按下了挂断键。

    挂断电话,郭启林舒舒服服洗一个澡,以全新的心情准备迎接之后的拍摄。

    《流浪地球》拍摄周期要比《我不是药神》长太多太多,因为很多东西都是华夏从来没有接受到过的体量。

    属于为华夏的科幻片开荒,所以做起来的程度,远超郭启林的想象。

    为了显示华夏电影前所未有的场景,剧组做了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多件道具,还制作了10万延展平米的实景搭建。

    其中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发动机等等,都细致到一种可怕的地步,哪怕空间站里每一块显示屏上的动画,完全真实设置。

    这是设备上,人员也劳累不少。

    郭启林深刻感受到,为了最佳效果,《流浪地球》在拍摄时,他们的戏服是特制的盔甲,沉重而且密闭不透气。

    而拍着拍着为了体现一个科幻电影的炫酷,《流浪地球》中还创新地运用大量特技。

    比如有一个镜头是尚海局部坍塌,时长不长,却活生生改了251版。

    每个人都拼了命。

    然而一切的一切是烧钱的,烧着烧着,钱便没了多少。

    帆导陷入了一种无比尴尬和精神错愕的地步。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于是挺不好意思的在一天晚上找了一下剧组这个比较年轻但最大的股东,商量呗,没法子到一定程度。

    厚着脸皮也得来,要不然电影没办法继续再拍,老投资人根本不投资,全是新投资人。

    郭启林听着导演的谈话,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个股东的压力,不投?电影停在半截挺耽误时间。

    投吧,哪怕是他都觉得有点多了。

    之前便丢出五千万,要再丢出一千万、两千万实属恐怖了。

    最后无可奈何,决定追投一千万。

    这是最大的限度。

    但即便这样,导演也开心,至少解决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