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恨前世是文科啊...

    “无论如何,如今看来,才是真的有了胜算,”杨溥说道,“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你会力主出城决战了,这种火枪在城墙上无法发挥效用?”

    “是的。”

    “可直面冲锋,还是有些冒险,”杨溥看了他一眼,“你是主帅,或许可以另派将领领兵出城,你坐镇城墙...”

    顾怀怔了怔,随即明白了眼前这个老人是什么意思,不只是因为自己现在不能出事,还因为自己是他的义子。

    他语气里的关切和歉意是在说,已经够了,自己做得够多了,不要再冒险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是个怕麻烦的人,走到今天这一步,有他的责任。

    “不了吧,”顾怀顿了顿,看了看那些跟随他浴血奋战,如今终于能放松下来庆幸死里逃生的士卒,“豪言壮语都放出去了,这时候怕死,好没面子的。”

    借着最后一抹夕阳的余晖,杨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看着他俊朗的脸庞,还有身上的铠甲,突然想起了之前顾怀劝他弑君时,那一闪而过的警惕与悔意。

    随即他就想起了更多,苏州城内那间小小书院的第一次碰面,转战苏南的柳暗花明,诗会上的推波助澜,国子监的鸡飞狗跳,平定江南的凶险,自己在他身上看到的无限可能...

    以及今天的,这道站在京城之前,挡下辽人骑兵的身影。

    或许自己的那些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哪怕自己死去之后,他也会这么守护着大魏吧?

    内心多了些说不上来的味道,一些芥蒂自然而然地释怀,杨溥突然想起自己当初与张怀仁在内阁闲聊时说起的那句玩笑话。

    “还真是收了个好义子啊...”

    ......

    当京城再一次被夜色笼罩的时候,因为魏帝的召见,顾怀再次走进了宫城。

    说句实话,打了一天的仗,他现在只想去城墙上找个地方睡个安稳觉,回家自然是没时间回的,说不定什么时候辽人就想不开攻城了,所以他对赵轩这种没事找自己进宫聊天的举动很腹诽。

    在他看来,估计这位没法露面得坐镇宫城的新帝是心里没底,所以才想叫他过去问问具体的情况,比如胜算有多少,那种火枪怎么多搞些出来,还有需要什么支持之类的。

    可他错了,他刚走进御书房,还没来得及在宦官面前做做样子,赵轩就幽幽地说道:

    “你知不知道,今天弹劾你的折子,都快把废纸篓装满了?”

    他摆了摆手,几个宦官躬身退了出去,顾怀愣了愣,随即有些不敢置信:

    “弹劾我?”

    这就缺了大德了,他在城外打仗,招他们惹他们,那些言官一天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做么,这种时候弹劾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