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位置与郭守敬不同,郭守敬是提出者,科举开设对读书人有益,是单方面的去考虑,而他李宽是决策者,需要更多方面考虑。

    比如。

    开设科举会不会影响中年人,老年人,还有在职的那些工作岗位等等。

    需要考虑各行各业。

    而不管是什么样的大决策,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但科举的话….

    李宽深思许久,几乎可以确定现如今大炎的政治体,很适合开展科举,便点头道:“那就,执行下去吧。”

    “时间,定在四个月后。”

    “科举的一切议题,都要以实际问题展开,而不是只考虑大唐那一套纸上谈兵。”

    “固然,大唐那一套我们也要,但比例最多占据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都要考虑务实。”

    郭守敬激动的拱拱手道:“陛下,臣明白!”

    他快速退下。

    ….….….….….….

    翌日。

    一则重磅消息,席卷整个雁云城。

    雁云城!

    不,是整个大炎,都要开设科举!

    这一下子,让整个雁云城读书人都为之沸腾。

    其实….

    雁云城内也没有多少读书人。

    读书人金贵,大唐给出的待遇都很好。

    再加上此次蝗灾,幽州逃难百姓们从幽州到雁云城,这一路跋山涉水,艰难险阻,许多饿肚子的读书人听听都害怕。

    毕竟,这瘦胳膊细腿的,哪敢经此长途跋涉来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