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样机生产出来之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然后再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调整,之后再生产新样机,再试验,直到安全、性能等等所有指标都达到作为一个引擎的标准。

    根这方面的专家推测,这个阶段最快也要三年。

    在算上成品引擎生产与列装,起码还是三年时间,因为这里头还涉及到对希望号的改造升级,使它的结构强度和其他参数都达到安装核聚变引擎的标准。

    这么算,都九年了。

    <divclass="contentadv">岳渊之前跟那位叫‘舒颇’的矿区巡逻员说十五年,实际就是根据这个时间表来的。往多了说那么多就是给意外预留的时间,毕竟预估这东西谁也不知道准不准。

    在与莫克星人‘舒颇’的对话过程中,这种时间点只有岳渊可以定下来。当然了,并非说只有他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只有他掌握了各部门各方面的综合信息。

    这就跟开会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同为一个施工方管理人员,跟甲方开会的时候总是得项目经理来才行,原因就在这里,实际上并非只有项目经理才行,而是因为项目经理掌握了你这个施工单位几乎所有的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计划节点、材料下单时间、大概来料时间、人员大概施工速度、每天工人上班人数,还有甲方计划节点、兄弟单位工作节点、各交叉施工面前后次序.

    为什么其他人害怕代替项目经理去开会,就是因为他没有掌握这些信息,去了回答不了甲方提的问题。

    通俗的说就是没有拍板权。

    同理在人类文明与莫克星文明对话也是如此,或者是以后与其他文明对话都是,有些事只有岳渊可以下决定,因为他坐在这个位置上。

    却说岳渊与刘迷言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相关可控核聚变进展的事,不一会便来到物理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的大门设在一楼,与其他实验室只占据一层大舱室不同,从第一层往上到最顶层,整一个悬挂模块都是物理研究所。

    不过虽是物理研究所,但门头牌匾挂的却不是“物理研究所”这五个字,而是“格物致道”四个大字。

    格物者乃是认知研究万事万物,致道则是达到获取规律本源的意思。

    这里的‘格物’用的是儒家《礼记大学》里的解释,而‘致道’的‘道’则用了道家对‘道’解释。

    这样的牌匾很符合原木卫四基地的风格。

    正因此,许多人把物理研究所称之为格物院。

    岳渊与刘迷言进到物理研究所之后,便直奔十三而去,那里存放着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最新成果文件。

    可控核聚变磁约束实验装置当然不会放在研究所里,而是另外建在罗斯154-7的轨道上。显然,像岳渊这样的人视察进度,自然也不会亲自跑到轨道实验室去,所以他只能来研究所了。

    数十年来岳渊没有白活,在逼着自己不断学习之后,研究所里的许多技术文件他都看得懂。当然了,那种非常专业的细节还需要刘迷言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