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虽然内心慌乱,但她仍试图做最后的挣扎。她先是在自己的宫殿里销毁了一切可能被视为证据的信件和物件,然后精心梳妆打扮,想要以多年的夫妻情分和自己在后宫的地位来打动皇上。

    当皇上驾临皇后的宫殿时,皇后扑通一声跪在皇上面前,泪眼婆娑地说道:“皇上,臣妾冤枉啊。臣妾一心只为皇上打理后宫,从无半点异心,定是有人恶意诬陷臣妾。”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委屈与不甘。

    皇上看着眼前的皇后,心中五味杂陈。毕竟多年相伴,往昔的情分让他一时有些犹豫。但朝堂上的弹劾和后宫嫔妃们的哭诉又让他无法轻易相信皇后的话。

    “皇后,朕会查明真相的。若你真的清白,朕自然不会让你蒙冤;可若是你犯下了那些罪行,朕也绝不姑息。”皇上冷冷地说道,然后转身离去。

    清婉深知皇后的狡猾,她担心皇上被皇后的表象所迷惑。于是,她通过兄长的关系,找到了一位擅长破解暗语和密码的谋士。谋士在仔细研究了皇后与朝堂官员往来的一些残留痕迹后,发现了一种独特的联络暗号。

    清婉又让昭仪等人在后宫悄悄寻找使用这个暗号的物件或者痕迹。终于,在皇后身边一个宫女的住处,发现了一本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诗集,诗集中的某些诗句用特殊符号标记,正是与朝堂官员联络的暗号。

    昭仪带着诗集和谋士的解读结果,匆匆求见皇上。皇上看到这些确凿的证据后,心中的怒火再次燃起。

    皇后得知昭仪带着新的证据去见皇上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她的亲信们纷纷作鸟兽散,原本那些交好的嫔妃也都与她划清界限。

    在铁证面前,皇后被皇上褫夺了凤冠霞帔,打入冷宫。她的家族也受到牵连,在朝堂上的势力被一一肃清。

    随着皇后的倒台,后宫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昭仪因为在揭发皇后之事中立下大功,被皇上晋封为贵妃,暂理后宫之事。而清婉,也因为她的聪慧和果敢,得到了皇上的青睐。

    但清婉并没有被眼前的荣华富贵冲昏头脑。她深知后宫争斗的残酷,她向皇上提议,希望能够重新制定后宫的规矩,以避免再次出现像皇后这样干预朝堂、后宫纷争不断的情况。

    皇上对清婉的提议深以为然,他让大臣们与清婉共同商议后宫新规。新规中明确规定了嫔妃不得与朝堂官员私下往来,后宫的奖惩制度更加透明公正,嫔妃们的晋升将更多地取决于品德和对后宫和谐稳定的贡献。

    朝堂之上,丞相和太尉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也意识到了彼此之间不应为了权力而互相猜忌。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朝堂的局势,携手为国家的发展共同出谋划策。

    然而,清婉的平静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她的崛起引起了其他一些有野心的嫔妃的嫉妒,新的挑战和阴谋又在后宫的阴影中悄悄滋生。清婉知道,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充满变数的后宫之中生存下去,并继续为后宫和朝堂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清婉成为了后宫中的焦点人物,她的每一个举动都被人密切关注着。那些嫉妒她的嫔妃们开始暗中勾结,想要找机会陷害她。

    其中一位名叫慧嫔的女子,长得娇艳动人,但心思却极为歹毒。她拉拢了几个同样对清婉心怀不满的嫔妃,密谋在即将到来的宫宴上让清婉出丑。她们买通了负责宫宴膳食的太监,在清婉的菜品中下了一种奇特的香料。这种香料一旦食用,便会让人浑身奇痒难耐,但却查不出任何中毒的迹象。

    宫宴当日,皇宫中灯火辉煌,歌舞升平。清婉盛装出席,她优雅的举止和脱俗的气质让皇上的目光频频落在她身上。慧嫔等人看到这一幕,心中更加嫉恨。

    当菜品上桌后,清婉毫无察觉地开始用餐。没过多久,她就感觉身体有些异样,一阵瘙痒从脚底蔓延至全身。她极力克制着自己,但额头上还是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坐在一旁的皇上发现了清婉的异样,关切地问道:“爱妃,你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清婉强忍着瘙痒,勉强笑道:“皇上,臣妾可能是有些许中暑,不碍事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婉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她的脸色变得苍白,双手不自觉地在身上抓挠起来。周围的嫔妃们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慧嫔更是趁机说道:“姐姐,您这模样可不太雅观呢。莫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可别传染给大家呀。”

    清婉心中明白自己定是被人陷害了,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看向皇上说道:“皇上,臣妾今日突然如此,恐是遭人暗害。还请皇上为臣妾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