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上了网卡,打开了网页。

    “郑老师你好,这就是我打算做的大学生社交论坛。”

    “同学网?你是打算做SNS社交平台吗?”

    账号是登录状态,一进入到网页,郑松便看出了端倪。

    “就是这个想法,单一的论坛并不能吸引到大学生的持续关注,所以我希望多加几个功能,分享日志,分享照片,分享视频等一系列可供人选择的页面。”

    “嗯,这个倒是不难做,你就是来问这个的?”郑松问道。

    “不是,最主要的好友推荐功能,我公司招聘的员工技术不够。”徐名远说道。

    “好友推荐?”

    “对,就是好友推荐,郑老师听过六人定律吗?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徐名远解释道。

    “你说的是六度分隔理论吧?”郑松说道。

    “啊,对对对。”

    徐名远点头不迭。

    “这种技术国外早就有了,像国外的友人网和空间网,都是用的这种技术。”

    “看来我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徐名远笑着说道:“既然是这样就简单了,我想着如何能优化一下推荐,不仅限于大学生注册,但可以把随意填写信息的陌生人排除在外,形成一个熟人周边的社交圈子。”

    “你说的是这个啊,今年老美很火的脸书你听说过吗?”郑松问道。

    “对,如果能照着一比一抄最好,我做的这个网页就是按照它来的。”徐名远连忙回道。

    当前国内互联网水深火热,你抄我,我抄你,根本不在乎侵权这一说。

    哪个软件火了,第二天就能出来十几种相似类别的软件,更不用提网站了。

    如果能抄现成火热的平台,徐名远绝对不会自己蛮干。

    “怪不得有点像。”郑松笑了笑,说道:“国内也有不少人在做SNS,像几年前的华人社区,现在已经不温不火了,你觉得还有前景吗?”

    “有,当然有。我们本来就是个熟人社会,而大学生是上网最久,也是最想社交,而且最羞于表达的群体,从大学生这里切入是最好的机会。”徐名远点头说道。

    在04年,但还未完全把社交打散成原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