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难以置信,但似乎的确可以。”艾斯丁尼上校解释道:“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机动速度又相差不大,重量大的坦克就意味着装甲更厚,也就是我能击穿对方而对方却无法击穿我!”

    德约卡“哦”了一声点了点头。

    道理其实很简单,施耐德和夏尔都是法兰西军火商,轻坦用的发动机差不多、武器装备也差不多。

    重量大就一定代表装甲更厚,装甲更厚就意味着作战时更具防御优势。

    夏尔没再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两人。

    艾斯丁尼上校出了一会儿神,接着如醍醐灌顶般猛然惊醒:“上帝,我可能知道坦克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了。”

    德约卡一脸迷糊:“什么?”

    他不明白这怎么能分析出“发展趋势”。

    艾斯丁尼上校目光转向夏尔,脸上带着些不确定,声音略带激动:“如果重量可以决定战斗力,那是否可以解释为,在保证一定的速度和机动性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尽可能加厚装甲?”

    接着艾斯丁尼又想到了什么,他补充了一句:“所以您才让马修到飞机制造厂学习发动机技术?”

    夏尔微微点头。

    那是两周前的事,在飞机制造厂研发部生产轰炸机时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夏尔借这个机会把马修调过去帮忙。

    德约卡听得越发摸不着头脑,发动机技术跟加厚装甲有什么关系?

    考虑了一会儿后似乎明白了,发动机技术更先进、马力更大,就意味着它能带上更厚的装甲,必然会有更强的防护力。

    夏尔语重心长的补充道:

    “坦克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有更多、更花哨的功能,上校。”

    “战场的装备有一个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共同点:‘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任何装备只要从这角度思考,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艾斯丁尼瞬间恍然:“施耐德这种轻型坦克,它虽然有更强的机动性,却无法‘保存自己’,它甚至很难突破敌人的防线……上帝,如果它无法突破敌人的防线,其公路机动性或许无法发挥作用,这意味着那是一个多余的、无用的功能,甚至有可能增加后勤负担。”

    夏尔暗自点头,毕竟是法兰西装甲之父,一点就透。

    此时的艾斯丁尼似乎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他脑海反复思考着夏尔的话,嘴里喃喃自语:

    “那么‘消灭敌人’就是……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