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跑回来,老爸的面子上挂不住。他没意识到自己错了,倒不如说他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从来都没问过我的意见。”

    “不,大人是不会觉得他们错了的。”

    “因为他们只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就该听他们的话才对。所以我才觉得只要是个孩子就永远也赢不了大人。没有人问过我的意见,即使问了我,大人也会用‘新家的好’,或者是直接无视掉。”

    “我觉得啊,大人说的一句‘这是为你好’封死了太多孩子的选择了,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把孩子当工具一样样,孩子就会变成他们想的那样了……”

    “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杨军说明着自己的想法时,他也提出了疑问。

    而荣狄却没有回复,他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回答,这种问题只有成为父母的人才可以回答。

    所以,荣狄是这样说的,“孩子往往需要考试来证明自己是不是个好孩子,但父母却不需要考试。你是觉得他们不是合格的爸妈吧?可是我们并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啊。”

    “是啊,这正确太不公平了。”杨军在抱怨。

    “我记得你说你是独生子。”荣狄笑着说:“他们都是第一次成为别人的父母,你也是第一次做儿子。你们都没啥经验,就体谅一下呗。”

    荣狄试图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但他失败了。因为杨军在说出关于他父母的一些不好听的事情——

    杨军的爷爷身体不好,所以建好房子却他爸妈迟迟没有搬进去,原因不是日子选不好而是他们不希望弄“脏”房子……

    老人总是会比黑发人先走一步的。

    爷爷似乎也懂,所以执意留在村子里的老房子,村子里有着不少老人,在那里会有人陪着他的。

    杨军当时还是小孩,但是他却很敏感,他知道——必须有人照顾爷爷。他也希望有人能够陪着自己。

    他不怎么喜欢这样的爸爸妈妈,他已经隐约意识到了,爸爸妈妈做着残忍的事情。所以,敏锐的他,有点反感这样的家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军埋怨道:“说实话,小孩真不应该太像大人……”

    后来,爷爷离开了。他爸妈便是带着他住到了镇上盖好的房子里。他逃回到村子里旧房子,很大程度是觉得爷爷在找他,他是这么觉得的。

    家具没有了,这个家显得陌生又有点熟悉,但这里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当温暖的。会造成这样的原因还有就是对新房子恐惧,那里没有人陪着他。

    所以,他苦恼着,一方面是要成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另一方面是他被孤独折磨着。

    当他看到以前的房子被拆掉,第一次在爸妈面前哭出来,他不用逞强当他们所说的“男子汉”了。因为,爷爷从来都不希望他那么早就长大,他记得爷爷说的话——“你,还是个孩子,没必要那么急着当大人。”这是他看了电影后,对自己的人生做规划时告诉爷爷,他要快点长大时,爷爷对他说的话。

    爷爷死后,杨军看着被烧掉的东西,有些东西他以前见过。那是妈妈给爷爷收拾房间丢出来又被爷爷捡回来的东西,粮票,生锈的铁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