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喝足,沈元对看着还在打坐修行的两人道:“长眉、刀俎你二人上前来,今日为师宣讲大道,你二人且认真听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沈元从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地仙、天仙,真仙、金仙一直讲到了太乙之境。

    随后沈元话风一转,开始讲解起了肉身之道与法则之道。

    在沈元看来所谓大道万千不如说是法则万千,而所谓大道只有肉身与法则两种。

    其实无论是后世所谓的斩三尸之法,还是舍利金身之道其实也都不曾超脱二者,它们只是在其中开辟了属于自身的羊肠小胫罢了。

    其中,肉身之道是沈元最擅长,如今他的肉身已经到了五百万丈真身已经到大罗中其了,教导二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法则沈元所修行的法则更是繁杂,其中领悟最深的是财宝之道、空间之道、水、土之道与雷霆之道,这几道法则皆以入大罗妙境,只是受困与五气不曾圆满,至今还是太乙之境。

    除外,沈元对于净化、光明、五行、梦幻、生机等都有不少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