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亲里能办事有智略的人太少了,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倚托。

    外戚趁着纯宗大王年幼,不断的侵凌王权。在英宗和正宗两代大王努力之下,好不容易加强的统治,正在日趋瓦解。

    身为王室,他天然的喜爱忠心于大王的臣子。就像正宗大王当年宠爱金祖淳一样!

    如果洪景来真的不顾惜自己的清名,只是为了尽命王事,那绝对值得他们老李家信用。

    “你这个判官是主上殿下钦点?”

    “皆是主上洪恩!”洪景来向西北汉阳的方向一拱手。

    “可想清楚了?”

    “还请令监予我关防!”

    大义凛然之状,竟让李书久眼眶红了一圈。有些颤抖的把在锦袋中的长条关防取出,珍而重之的交给洪景来。

    随后的事情就很简单,洪景来登城,请求修改原本的国书。重新誊写了一遍,改“锡光肇于六十六国”为“王诸侯于六十六国”,反正都是恭维话,没啥不同。

    而幕府方面果然就等着使节团来求呢,笔墨纸张什么的早就准备好了。甚至回赐的国书都准备好了,洪景来刚誊写完毕,加盖关防印信之后。墨迹未干,就被取走。

    而回赐的国书中直接删除了“是故其成也怿”之句,成了简单的“欣而同之”。

    其他字句,再通读过来,和上午李书久读的一模一样,再也没有用讳的地方。

    不过是短短二十分钟,一切事宜尽皆办好。德川家齐从中奥传出令来,加赐洪景来金装鲨鱼皮鞘长大太刀一柄,富士浅间秋会大猎图屏风一件,轮岛涂沉金落雉朱漆大盘一对,桧作螺钿装彩绘琵琶一件。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改掉那句用“光”讳的句子就行。但是洪景来知道面前这三个人别的不去提,但是身为儒生,是绝对不会和幕府低头认错的。

    你把他们杀了,他们还不一定会这么难受。可你要他们抛弃礼法道统,为了身后名,他们还宁肯挨一刀拉倒。

    怎么说呢,这的确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但又夹杂着自大自狂的民族感情。x

    恰如那一句“虏虽丑,然制我有余!”

    你打死我,我也认了,但我还是要叫你丑虏!我是衣冠中华的人!而你等就是禽兽蛮夷!

    我不会管你南汉山城下有几万铁骑,有数十门红夷大炮。你开你的炮,到了日子,我就要朝拜仙去的大明神宗显皇帝!x:/

    如果是洪景来原身所在,那肯定也会宁肯回家挨一刀被杀,也绝对不会向幕府低头,承认自己是双标狗!

    很复杂!很难分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