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法则具现局限了修行者对法则的理解,如果不能跳出法则符文的框架,永远也无法成为真正的高手。

    因为你所走的路只不过是他让安排好了的路。

    在现实世界之中,他的修为实力虽然还不高,但他毕竟在精神幻境之中有着金仙的修为,对修行者的理解极深。

    他打算废除自己所学的神通符文,用阳神参悟神通,使自己跳出神通符文的框架。

    宗一听了《道德经》,只见他身体上的气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不知道宗一究竟领悟了什么,但可以看出,他的收获不比赵江河少,甚至有可能比赵江河还要多。

    李耳留下《道德经》之后,他们一行人西出函谷关。

    出了函谷关,踏上西行之路。

    沿路上的景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些城镇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改变。树木稀少,那些树木之上的叶子也很稀少,没有中原地带的那种茂盛与生机勃勃感。

    但也可以看出那些树木之中看到顽强的生命。

    至于建筑,全是砖石砌成,屋顶也是呈圆形。

    一眼望去,就能看出关内关外的不同。

    赵江河说到“道兄明明不喜尹喜,为何还要将那《道德经》留给他?”

    从处事之道可以看出修行之法。

    “顺应天道而已。”李耳说到“函谷关内是中土神州,函谷关外是西域蛮夷,当有一门派镇守神州气运,以防气运外泄。”

    说白了就是太上不想西方佛界从函谷关进入中土神州,免得佛家与道家争夺气运。

    李耳想要一个守关之人,这个人是谁都行,尹喜既然出现了,想要李耳教他修行之法。

    尹喜敢威胁李耳,说明他是一个利益大于天的人。尹喜一旦成为了修行者,他肯定会汇聚诸多修行者,成为一方修行势力。

    佛家要入神州,必从函谷关开始,定会触碰到尹喜的利益。

    尹喜不会允许佛家触犯他的利益,佛家想入神州就没有那么容易。

    不得不说,李耳很有手段。

    我不指示你替我做事,但以形势所逼,使得你与我站在同一阵线之上。

    赵江河说到“他既可以防止神州气运外泄,也可以使得气运快速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