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听了这话,何瑾就笑而不语了弘治大叔如今越来越会当皇帝了,以前可没这么蔫坏的。

    太庙祭祀一事,他之前没瞧出啥端倪。但随后跟张懋、马文升等人串联了一番后,就猜出了弘治皇帝的那点花花肠子。

    很明白,这次潘蕃和自己回来,肯定是要跟张谊为首的晋商集团斗一斗的。斗争的焦点无疑会从大明盐业引到勾结倭寇,继而再到大明要不要开海一事上。

    假如何瑾这里闹赢了,弘治皇帝就能拿出祭祀太庙来说事儿,言大明祖宗威仪不可辱,祖宗九泉有知,也会赞同不孝儿孙做法云云的。

    可假如闹失败了,弘治皇帝就会继续当他那个守成之君,还拿祭祀太庙来说事儿大明不该讲孝道嘛,朕去祭祀一下也错了吗?

    简单来说,这就是在溜肩膀反正送死你们去,朕也不替你们背锅,朕就要当一朵纯洁的白莲花

    然后到了暖阁,何瑾就发现更有意思了三位内阁大学士竟然不在,除了一些必要内宦和史官之外,只有一个傻不拉唧的朱厚照。

    两人飞速对了一下眼神儿,何瑾随后就看明白朱厚照的意思了大哥别问我啊,我什么都不知道,突然被叫到这里来的

    “微臣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废话不多讲,马屁先奉上。然后笑着抬起脸的何瑾,瞬间就僵了“陛下,那玩意儿可不能瞎指啊!”

    没错,这个时候他抬起头,便看到端坐在龙椅上的弘治皇帝手拿着鸟铳,脸贴在铳把正瞄准着自己。

    听了何瑾这话后,弘治皇帝就抬起了鸟铳,冷哼了一声“你送来的这玩意儿不错,以后朕看谁不顺眼,直接一铳毙了他,倒也省事儿。”

    接着,他似乎又很不耐,再度瞄准何瑾问道“海外那些番邦蛮夷的火器,当真已这般厉害了?为何朕命人从市舶司私买回来的鸟铳,还是需火绳点火?”

    大明皇帝当然不是那么容易骗的,最起码也知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道理。何瑾送来改良鸟铳后,他当即命太监联络市舶司,采购了一批。

    可秘密弄回来后,才发现跟跟送来的这杆不一样。

    但出乎意料的是,何瑾对此似乎并不震惊,反而淡然回道“陛下,我们跟蒙郭勒津部落以及那些瓦剌部落做生意,可曾向他们出售过大量的铁器?”

    这话答非所问,弘治皇帝却一下明白了何瑾的意思铁这玩意儿可是战略重资,大明当然不可能随意出售。同理鸟铳也一样,因为先进厉害,自然很难买得到。

    紧接着,何瑾又继续开口,道“陛下,其实比较一下,就可看出臣送上来的那鸟铳,跟采购的鸟铳是同一系列呃,就是大同小异的意思。”

    “而这说明了什么?恰恰说明人家海外有了改良的利器,才会将淘汰的火绳鸟铳贩卖呀。”这时候,他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反问道“否则的话,市舶司应该连火绳鸟铳都买不到才是”

    这话纯粹就是胡说了。

    欧洲那边儿以商为本,跟大明以农为本一点都不一样。而且大航海时代之前,那里打得乱糟糟的,走私军火当然是越先进的越值钱。

    可弘治皇帝一辈子别说出海,连北京城不,可能连皇宫都没出去过,哪会知道这些?自然只能以己度彼,认为何瑾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