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极其混乱,狼群、折返的同罗骑兵和胤军乱七八糟地交缠在隘口,彼此激烈地搏击绞杀。整个隘口仿佛一个巨大的铁的漩涡,无形的铰刀从中辗轧出粘稠滚烫的鲜血。而在他们背后,炙热焦臭的油气渐渐呛鼻。雷羽终于冲到了他们身边,韩亦昭才发现他的背心插着一柄弯刀,鲜血几乎浸透了马鞍,雷廷益伸手去扶,雷羽的身体就顺势滚落下来。
韩亦昭隐约听到雷廷益的悲呼,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又仿佛离得很远。他像是溺在水下,一切嘈杂声音都在远离。在激烈搏杀中,他居然走神了……他在想,自己直到此刻才意识到,雷廷益该是雷羽的父亲。
咯嘣嘣!
悲号声忽然哑了,一枝狼牙铁箭从雷廷益颈后钉入,把他和雷羽的身体贯穿在一起,高大身躯以紧抱的姿态缓慢仆倒在他脚下。
在他们身边,许多人同样正在倒下,像是被拦腰砍断的树木。防守阵线早已崩溃,但新的阵线已经在他们背后筑成,那是一片不分敌我的熊熊燃烧的烈火,将半面夜空照亮得如同白昼,甲字营像是滴落烈焰中的一滴血,将在下一瞬蒸腾。
而在这血的漩涡之上,已无任何意义的灯盏,还正慢悠悠地浮向夜空……
韩亦昭伸手去抹雷羽的眼睑,然而那张年轻的脸眼睫竟不能阖,直直地望着天空,已无生机的漆黑瞳子,尚且倒映下一抹飘飘荡荡的流光。
厮杀声猛然又撞入耳鼓,韩亦昭的听觉在这一刻突兀地恢复了,他惨笑出声,手背横抹,拭掉了眼角溅上的血。
“是我识人不明,至有此日!”
他取弓引满,向着天空松开筋弦。铮然轻响,白羽破空。那只孔明灯似乎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带火的箭撕裂竹皮蒙纸,整只灯立时便在空中燃成了一团。
“久闻同罗右符离纵横塞北,罕逢敌手。”在那即将坠落的火球下,韩亦昭翻身跃上白马,一手拔起了军旗。“韩某还不曾领教!”
折冲府建制已散,统领已死,这一柄残旗便当得中军来用。硬枣木旗竿长达丈二,坚韧沉重。他单手挟旗,直捅到地上燃着的火头里,上好的绛红重绢燃得悄无声息,只黑烟一道笔直升起。
他的长刀早于混战中掷出,此时只高擎猎猎燃着的军旗,纵马趋前,迎向了铁与火的漩涡。
“全军冲锋!”
数里之外的羊角汊,在大部分难民已经渡过河水时,萧定默然立在河畔,仰视着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最后一只孔明灯。这只灯光芒极微弱黯淡,山坳里狂风吹卷,几乎是半侧倾着挣扎上飘,忽而在空中猛地横了过来,光芒大盛,回光返照般在空中燃成了一团火。
随后那一团流火便遥遥地跌坠下去,像是中箭的白鸟,而夜色一发如实质般浓厚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萧定眺望良久,又默然垂下眼眸,注视着怀中昏睡的小小女孩。
当隘口那一团烈火终于腾腾燃起的时候,他随手挽过一匹无主的军马,翻身而上,随难民潮水向东而去,从此就再不回顾。
明亮的火光下,阿史那贺延第一次看清了这名白马将领的脸。和他以为的宿将不同,这人还很年轻,有一双绝望而愤怒的眼睛。
这眼睛无端让阿史那贺延想起另一个人。那还是十几年前的往事,同罗的右符离还是兄长阿史那绥德,南人的军队还能够逡巡于居延水畔,整个同罗部落龟缩北地,臣服于一个近乎传说的将军。那位百战百胜的南朝名将叫做韩大猷,能止同罗小儿夜哭。
但有赖长生天庇佑,多年来南朝的衰败肉眼可见。贫弱的同罗聚全部之力做了一场豪赌,赌南朝的可汗并不会真心信任手握重兵的将领。部族中仅有的毛皮被换成黄金,而南人的朝野散播起韩大猷养寇自重的流言。韩大猷背后的堡垒正在垮塌,爱惜羽毛的同僚们无师自通地与他拉远了距离。在严酷的军令下,韩大猷不得不以孤军深入居延水……
那是同罗倾族之力的一战,高过车轴的男子都提着长刀踏上了战场,而大胤募来的兵员根本就无法抵抗养精蓄锐的同罗马队!南朝在韩大猷百战百胜的美梦中沉溺得太久了,就误以为他们永远能胜利下去……居延水汹涌暴涨,隔绝退路,将韩大猷牢牢困死在北岸整整十七天。韩大猷所部耗竭了所有的箭矢,杀食了大量的军马,之后阿史那贺延与兄长合兵,向着饥饿的南人发起了最后的冲击。骑兵撕破防线,如苍狼利齿撕裂孱弱的绵羊,成千上万虚弱的南朝步卒被压迫着退入咆哮的居延水,水流为之拥塞。
韩亦昭隐约听到雷廷益的悲呼,声音仿佛就在耳边,又仿佛离得很远。他像是溺在水下,一切嘈杂声音都在远离。在激烈搏杀中,他居然走神了……他在想,自己直到此刻才意识到,雷廷益该是雷羽的父亲。
咯嘣嘣!
悲号声忽然哑了,一枝狼牙铁箭从雷廷益颈后钉入,把他和雷羽的身体贯穿在一起,高大身躯以紧抱的姿态缓慢仆倒在他脚下。
在他们身边,许多人同样正在倒下,像是被拦腰砍断的树木。防守阵线早已崩溃,但新的阵线已经在他们背后筑成,那是一片不分敌我的熊熊燃烧的烈火,将半面夜空照亮得如同白昼,甲字营像是滴落烈焰中的一滴血,将在下一瞬蒸腾。
而在这血的漩涡之上,已无任何意义的灯盏,还正慢悠悠地浮向夜空……
韩亦昭伸手去抹雷羽的眼睑,然而那张年轻的脸眼睫竟不能阖,直直地望着天空,已无生机的漆黑瞳子,尚且倒映下一抹飘飘荡荡的流光。
厮杀声猛然又撞入耳鼓,韩亦昭的听觉在这一刻突兀地恢复了,他惨笑出声,手背横抹,拭掉了眼角溅上的血。
“是我识人不明,至有此日!”
他取弓引满,向着天空松开筋弦。铮然轻响,白羽破空。那只孔明灯似乎剧烈地颤抖了一下,带火的箭撕裂竹皮蒙纸,整只灯立时便在空中燃成了一团。
“久闻同罗右符离纵横塞北,罕逢敌手。”在那即将坠落的火球下,韩亦昭翻身跃上白马,一手拔起了军旗。“韩某还不曾领教!”
折冲府建制已散,统领已死,这一柄残旗便当得中军来用。硬枣木旗竿长达丈二,坚韧沉重。他单手挟旗,直捅到地上燃着的火头里,上好的绛红重绢燃得悄无声息,只黑烟一道笔直升起。
他的长刀早于混战中掷出,此时只高擎猎猎燃着的军旗,纵马趋前,迎向了铁与火的漩涡。
“全军冲锋!”
数里之外的羊角汊,在大部分难民已经渡过河水时,萧定默然立在河畔,仰视着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最后一只孔明灯。这只灯光芒极微弱黯淡,山坳里狂风吹卷,几乎是半侧倾着挣扎上飘,忽而在空中猛地横了过来,光芒大盛,回光返照般在空中燃成了一团火。
随后那一团流火便遥遥地跌坠下去,像是中箭的白鸟,而夜色一发如实质般浓厚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萧定眺望良久,又默然垂下眼眸,注视着怀中昏睡的小小女孩。
当隘口那一团烈火终于腾腾燃起的时候,他随手挽过一匹无主的军马,翻身而上,随难民潮水向东而去,从此就再不回顾。
明亮的火光下,阿史那贺延第一次看清了这名白马将领的脸。和他以为的宿将不同,这人还很年轻,有一双绝望而愤怒的眼睛。
这眼睛无端让阿史那贺延想起另一个人。那还是十几年前的往事,同罗的右符离还是兄长阿史那绥德,南人的军队还能够逡巡于居延水畔,整个同罗部落龟缩北地,臣服于一个近乎传说的将军。那位百战百胜的南朝名将叫做韩大猷,能止同罗小儿夜哭。
但有赖长生天庇佑,多年来南朝的衰败肉眼可见。贫弱的同罗聚全部之力做了一场豪赌,赌南朝的可汗并不会真心信任手握重兵的将领。部族中仅有的毛皮被换成黄金,而南人的朝野散播起韩大猷养寇自重的流言。韩大猷背后的堡垒正在垮塌,爱惜羽毛的同僚们无师自通地与他拉远了距离。在严酷的军令下,韩大猷不得不以孤军深入居延水……
那是同罗倾族之力的一战,高过车轴的男子都提着长刀踏上了战场,而大胤募来的兵员根本就无法抵抗养精蓄锐的同罗马队!南朝在韩大猷百战百胜的美梦中沉溺得太久了,就误以为他们永远能胜利下去……居延水汹涌暴涨,隔绝退路,将韩大猷牢牢困死在北岸整整十七天。韩大猷所部耗竭了所有的箭矢,杀食了大量的军马,之后阿史那贺延与兄长合兵,向着饥饿的南人发起了最后的冲击。骑兵撕破防线,如苍狼利齿撕裂孱弱的绵羊,成千上万虚弱的南朝步卒被压迫着退入咆哮的居延水,水流为之拥塞。